2009年5月16日星期六

读《论语》『泰伯』篇

  我平时读书不太认真,把它当消遣,喜欢随意翻开一页,读到什么就是什么。读像《论语》这样的经典,也同样随性。

  最近准备参与民间儒学团体的工作,听取会长的建议,认真去读好《论语》。但我仍是没有改掉自己翻书的习惯,随意的翻到了『泰伯』,从第八篇、第一章开始。

  我在第二章卡住了很久。这里孔子谈‘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这里讲了四种性格,若无‘礼’,将出现怎么样的弊病,我一一搞懂了,但‘礼’是什么?中国号称为‘礼仪之邦’,‘礼’是礼仪?礼节?典章?制度?当然《论语》『八佾』篇中提出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但未弄懂‘礼’,怎么算懂得孔子,懂得儒家,懂得中国文化?

  过去我常误把第八章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念成“士不可不弘毅”,‘不可以’这词很有现代感,我原本就非常喜欢这一章,现在看起来更觉得有趣。只是过去总把弘做弘扬解,是使之广大,光大之意,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当成是动词时,我就错误的把重点只放在‘毅’上面,仔细参考了杨伯峻的注释,‘弘’原来也有‘强’的意思,和后面的“任重而道远”相对应,因为任重,所以人需要强大,因为道远,所以人要有决心与毅力。曾子认为士应把实现仁德于天下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到死才方休,这责任果然很重,这道果然很远。由于过去读书不认真,读这段时就只留意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而没有读入曾子对任重道远所赋予的内容。

  最后以『泰伯』篇的第十七章警惕自己:“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