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怀念黎斯华导师,感恩黎斯华导师

  我和黎导师私底下很少接触,也没有机会在她的小组学习。但我上过她的课,她教会了我很多很多。

  我在喜耀的学习,可以说是霍师先一个棒喝敲醒了我,然后是经过了黎导师好一段时间的教导,才让我那封闭已久的性情、扭曲萎缩的生命慢慢展开。是她介绍我认识了霍师的老师,唐君毅先生。在黎导师“唐”学入门课,我学习思考,学习关心身边的人,学习与人相处,也学习感受自己和别人的心。黎导师常会用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例子帮助我们思考,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讲“说唯一之自己”(《人生之体验》页59),这段文章涉及很深的哲学,不容易明白,但她却用了很生活化的例子,要我们思考与反省,让我们看到自己对家人的责任感,还有我们工作的价值,看到我们自己的心,其实很想去圆满的完成我们的责任,而且我们的工作与行动,是任何人也不能取代的,我们体会到自己生命的价值。隔天她还是讲同样一篇“说唯一之自己”,但这次她带我们静坐,到宇宙之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到什么都不是,过后她告诉我们,当下次我们跟人理直气壮的讲话时,在要说出“我,怎样怎样”时,要记得静坐时的感受。我学会了谦卑。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到成长的压力,很多道理我明白了,但我总是做不到。那时我去上了她一门“性情文学”课,她正在说庄子《逍遥游》大鹏鸟的寓言,我的心顿时豁然开朗。此后,我在面对现实遇到挫折时,懂得通过文学来化解自己心中的情绪。

  我过去不喜欢历史,觉得历史事件很枯燥,但上了黎导师的历史课,发现那是一种生命与性情的体验。我们读《中国近代史》,她用很浅白的文字,讲述历史人物时,竟能让我超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精神面貌,感受他们当是面对难关却勇敢承担的性情。我们在黎导师的文章,“生命要有信念”看到她形容霍师是“书里的人”,是的,黎导师让我也看到,历史书里面的人,都是有血有泪,有情有义的人。

  记得一次学会的同学们因一些会务安排,有许多纷争和怨言,黎导师知道了,召集了同学,跟我们说话,但没有提到任何事件。她问同学,霍师最希望同学们来到学会时,有怎么样表现,同学提出了一些大家应抱有的态度,但出乎意料的,她却说,霍师最希望同学来到这里是开开心心的。至此以后,我来到学会,都感到很开心。有时候我在面对事务或同学时感到不开心,我总会反省自己,然后发现是自己的精神堕落了,跟其他的人与事是无关的。

  黎导师的精神让许多同学都很感动。她生病时还是挂念着学会的发展和同学们的成长。记得一次她病得很重,但还是过来新加坡,给我们上课。当时她带着帽子,围着披肩,仍是很有精神的走入大堂,她讲了有一个小时,我们看到她已很疲倦,但当她提到外面的人对霍师所散播的那些毁誉的流言,却又是义愤填膺的为霍师辩护,她给大家最后的印象,就是最后一口气都在保护霍师,保护中国文化。

  黎导师走了,我们对她的逝世感到万分的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个这么好的导师,但我们将永远记住黎导师给我们的教导,只有更努力的学习,才不辜负她一番心血。

  在这里我借用季札在儿子的葬礼说的话,作为对黎导师的祝愿:“骨肉归附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

• 黎斯华导师:“读书人的精神的强度,相信纵使死了,我们的精神都会继续这未竟的心愿“(载于『生命要有信念』《超越死亡》),黎导师的心,黎导师的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孔子是生命成长的典范

《孔子知名之旅体验行》—霍韬晦(pgs 94-99)
《霍韬晦讲论语》(pgs 80-88, 107)

  霍韬晦教授认为孔子最难能可贵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生命成长的学问不是虚说,而是真真实实的,他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是生命成长的典范。二是孔子对‘仁’的发现,这是对生命最深的醒觉,霍教授形容这发现为“惊天动地,开显了生命的秘密” 。

  本文根据孔子晚年回顾与总结自己人生的一段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探讨孔子对生命成长之道的见证。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自己好古,敏以求之 。他热爱传统文化,希望重建周礼,重新建立秩序,拨乱反正。孔子自幼就立志学习,勤快用功,动力来自他对理想的追求。人要立志,人生才有方向,不会迷失。现代人学习没有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如此勤奋,为了一张文凭吗?为了找工作吗?往往得到了一点外在的成绩与拥有,就停止学习,等到有一天无法面对生命的难关时,才发现自己学习不够,为时已晚。现代人也为了竞争与生存的压力而实行所谓的终身学习,但觉得学习是外来的要求,苦不堪言,根本没有孔子描述的学而时习之的喜乐 。

  孔子好学,他学什么?

  他学的不单只是知识和技艺,不只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仅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专科”,学,其实是成长,是锻炼 。人在世间,不仅需要知识、技能与技艺,还需要和别人在一起,所以做人的分寸的拿捏很重要。除了自己成长,还可以进一步也帮助别人进步,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就不能停留在概念中,而是需要在实践中看到道理的普遍性,人人都可以向善,人人都可以成长。
孔子学习的态度是主动和谦虚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活就是在学习,人若能善于学习,何处没有老师?

  孔子教学生时,若他们举一不能反三,则不复 ,学习需要会通、感受、推理、发掘问题。学生向他请教,他总是扣其两端而竭焉 ,没有先设,探求叩问,穷追究底,使发问者自悟。这都是学习的过程。

  学习让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所以孔子一直进步,不断有突破。所以人要能成长,要能做事,懂得做人,一定要立志,然后学习,才能有成果,才能“立”。心有所欲往,人才能常往此目标趋前赴往,才能学而不厌 ,动力源源不绝。

三十而立

  人能立足于这社会,不仅因为有份职业,更重要的是这“立”是有人格意义的: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你的为人有信心。孔子说,人要立于礼 ,就是做个有规矩,有修养,尊重别人,说话和进退有法度的人。孔子三十岁已开设了学校,教授学生礼乐,许多人慕名前来,此时的孔子,已建立了自己人生的基础,志有所得、心有所守。

  孔子推崇的礼乐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仁而知礼 ,我们内心深处有这样的自我要求,这就是孔子的发现,人有仁,有性情。孔子的立足点不是靠外在的支持,而是因为人而仁才立。外面的物质,人在社会的地位名誉不是人生在世的立足点,否则一旦失去,人将就此倒下,立不起来。人要自觉自己是一个人,是一个有性情的人,做事有原则,做人有道德,才能真正的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天地之间。

四十而不惑

  孔子到了四十岁,对生命之追求理想再无怀疑,对于文化修养、道德人格之建立再不动摇。人事有异同,有逆顺,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若所立之志气不稳,容易疑惑。自己明白的道理若不能在现实中实行,那它还是道理吗?但孔子通过他的生命成长过程,给了我们信心,一切的言论事变,经过了深其究竟,相互汇通后,人能更清楚,更坚定自己做人的信念。

五十而知天命

  但现实毕竟仍有局限,人生总有不圆满。人知道理、知道如何让这个社会恢复秩序,但不一定能如意让所有人也能跟上来,孔子五十一岁出仕,但不能施展他的理想,堕三都的失败,之后在朝中受到了冷落。对此孔子无怨,欣然接受。
 
  但孔子的知命不是宿命论,他对自己理想的推行是自信坚贞的,此时他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行程,受困于匡,他坚信“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他相信自己是周文王所创造的优良文化的继承人,有任务再将此文化传扬开去,这是上天给他的使命。他途经宋国商丘,遇到想伤害自己的桓魋,但孔子自信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既然给了自己这样重大的使命,桓魋是不能伤害自己的,这里看到孔子正气凛然,完全置生死于度外,信念之强,让人感动。

  虽然他非常努力,但没有君王愿意用他,人不能知,孔子没有怨天忧人,“知我者其天乎!” ,与天相通,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孔子到了六十岁,已到达了一种超脱的精神再回到人间。这时他已经历了在陈蔡之间绝粮,遇见许多隐士,对于别人的种种批评、种种是非,他都不计较,看到各有所是,个表一理,没有矛盾,都可兼并收容。孔子已到达了一个会通各道理的境界,可以与任何不同层次、不同思想的人相处。一切的话听入与耳,不再感到与自己,与自己明白的道有任何不顺的地方,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解析为是孔子在知命之上更上一层楼,能明己,又能明人,明所以是,亦明所以非,都见天命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辗转回到了鲁国后,到了七十岁,孔子已没有任何局限,生命完全开放,个人与天地之变化相通,无一不合理,无一不自由。

孔子是成长的典范

  孔子的生命是一层层的突破,他的内涵修养越来越充实,他的学问是与他的生命融合一体的。从他面对现实的挑战中我们看到他教导学生的,和他生命中表现的,都是一贯的,证明他的学问非虚设,而是真真实实的。

  人能成长,是从前人传下的文化中获得了自己对生命成长的启发,并发现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超越现实,发现前人的信念是真实的。然后,人就会很自然的去爱护这个文化,去守护这个文化,然后尽一切力量,去将成长的信息转播到所有角落去。孔子的一生,就是我们的榜样。他的成长,是了人类做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