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日星期六

缅怀先贤

  人,有一颗向往超升自我的心,所以听到伟人的故事会有所感动,看到他们留下的足迹会自然的对他们肃然起敬。

  原本是要配合清明节缅怀先贤的郊游,我们在五一劳动节才有时间出行。我们来到了陈笃生先生的墓前,然后参访了林谋盛纪念碑、华侨中学里陈嘉庚与李光前两位先生的塑像,最后到了克兰芝阵亡战士纪念碑。

  陈笃生为当地华人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修建了天福宫、一是创建了平民医院。鸦片战争后,华人大量南移。经过了漫长颠簸的航行,安全上了将带给他们新生希望的新加坡海岸,华人,无论是什么籍贯,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到妈祖庙去感恩,感激神明保佑自己没有被大海吞噬,还有机会为将来奋斗,妈祖对自己如此眷顾,当下自己更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做人。往后是祸是福,来到这庙宇的神明面前,总会记得当年那谦卑的自己,和自己那憧憬美好将来的初心。天福宫也成为华人聚集的地方,有了替当地华人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功能,但精神与信仰,才是当时构成华人互助文化的根基。平民医院创办时期,并不以陈笃生命名,是后来他的长子陈金钟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管理这医院的责任,才为该院改名字的。显然的,陈笃生做善事,是出于不忍见贫苦的重病者横尸街头,不是为了留名。

  林谋盛留给他的家人两个富有珍贵价值的遗产――他的日记与遗书。日记是 1942年2月11日,离开新加坡前一天开始写的,同年4月4日结束。他记录了自己与妻子、孩子们离别时的心情,除了交代自己逃离的经过外,日记里就都是对家人的思念、对妻子与孩子的怜爱,说是日记,其实更象家书。开始地下工作后,他想方设法希望把日记寄给妻子。给妻子颜珠娘的遗书,是他在峇都牙惹(Batu Gajah)监狱中,因受酷刑加上重病,知道自己时日无多而作。在面对死亡的一刻,他关心的是孩子的教育、他们的将来。他为自己将这么沉重的责任委托给妻子感到愧疚,也为当初无法为家人安排逃离沦陷的新加坡仍无法原谅自己,但信里,他对妻子是充满信心的。他安慰身为基督教徒的妻子:每一根草,都应该有属于它的一颗甘露。日治时期的危难、战后建国政治动荡经济不景日子的艰辛,颜珠娘咬紧牙根、含辛茹苦的一个人带大七个孩子,从没有一句怨言。是林谋盛的光明的人格,犹如她生命的甘露,让她能坚持下去。谭显炎,136部队的成员之一,在回忆林谋盛的一篇文章提到林谋盛在马来西亚森林中与队友共处的情况,有一个晚上,大家围在营火闲谈,林谋盛谈到队员们同生共死的一起奋斗,有如一家人一样,战后他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做生意,所得的利润可以用来做慈善事业。深处于战争的艰苦环境中,林谋盛却从来也没有丧失他那积极、正面、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生观。

  对于陈嘉庚与他的女婿李光前,我想说的有太多了。需要再找个时间,好好整理自己的感受。

  在克兰芝阵亡战士纪念碑,由于场面的壮观,人若能沉得下心来,很容易体验到历史的沉重。历史,不该是一长串的日期和当时发生的事件,不该是一堆尸骨和他们已被遗忘的故事。历史是人超越了时空,与已过去的人能够感通,明白他们的心,感受他们对后来的人的寄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