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星期六

一起读《论语》 系列2与3

第二系列,我们同样是用三个星期,一起读论语中谈及“学”、“仁”与“孝”。





主要参考书:

1. 霍韬晦(2010)。《孔子知命之旅体验行》。香港:法住出版社。
2. 霍韬晦(2008)。《霍韬晦讲论语》增订版。香港:法住出版社。
3. 钱穆(2005)。《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文章:

1. “学是成长,学是锻炼”载于霍韬晦(2008)。《霍韬晦讲论语》增订版。香港:法住出版社。页98-113。
2. “为己之学的真谛”载于霍韬晦(2008)。《霍韬晦讲论语》增订版。香港:法住出版社。页243-247。
3. “仁是性情,仁是动力”载于霍韬晦(2008)。《霍韬晦讲论语》增订版。香港:法住出版社。页114-140。


1. 学

1. 我们要学什么?

学是“学做人”,“学成长”:知识之学与生命成长之学的分别。
通过内在体会来领受,对自己的生命的内省。
【学而】
1.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   孔子的榜样

【为政】2. 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公冶长】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述而】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   学无常师
【述而】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张】19.22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罕】9.1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   成长自己的学问
【述而】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张】19.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阳货】17.8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卫灵公】15.31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宪问】14.24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述而】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 仁


1. 仁是性情

生命初生时,先天本有之心,引申为“存在”。
常恒,不变,有根源的涵义。

郑玄:二人偶
【为政】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学而】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  仁是关注与付出
【颜渊】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不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推,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张】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 仁是自尊自重
【颜渊】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路】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4. 仁的见证
【颜渊】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泰伯】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 仁是标准
【里仁】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 仁是动力
【里仁】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7. 仁是忠贞
【卫灵公】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里仁】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 孝

1. 前言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霍师说,仁就是人的性情,只能通过体会。开发性情,从哪里开始?


2.  仁之本

【学而】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

【为政】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阳货】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3. 学生问孝

【为政】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4. 孝道

【先进】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里仁】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颜回



 


 


1.  同学与老师眼中的颜回


【公治长】5.9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雍也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先进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2.  同学与老师心中的颜回


雍也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为政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罕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


子罕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雍也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3.  颜回问孔子


颜渊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卫灵公15.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4.  颜回心中的老师


子罕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5.  颜回之死


先进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11.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11.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6.  颜回的理想/志向


公冶长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



  1. 子路的侠义直肠


公冶长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罕】9.26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祈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1. 子路的行动力


【颜渊】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公冶长】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 浮躁的子路


【先进】11.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雍也】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1. 孔子眼中的子路


【先进】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谚。


【先进】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公冶长】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雍也】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1. 子路与老师的相处


【公冶长】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述而】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子罕】9.11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7.5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从政的子路


【子路】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子曰:“无倦。”


 


 


【宪问】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宪问】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宪问】14.21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阳货】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阳货】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微子】18.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犹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微子】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贡



1. 前言



【先进】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雍也】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罕】9.12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温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宪问】14.28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卫灵公】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公冶长】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阳货】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张】19.23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堕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张】19.23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公冶长】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宪问】14.29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卫灵公】15.3  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学而】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学而】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为政】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八佾】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公冶长】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


 


【公冶长】5.9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雍也】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颜渊】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