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星期五
这是我的橘子
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2011年东亚青年儒家论坛暨研习营 ——之二:儒学的经典与生命教育
王邦雄教授说西方儒学学者认为孔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是道,但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则认为道只是方向义,孔孟思想中更为重要的是仁,而仁是一切价值的根本。他说,人需要追求一种合理性,为过去与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有现象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这路将走不下去。人要自己走在正道上,坚信这当中是有它的道理的,并进一步通透万物之理,接得上天理,这样人心才能安顿。人性的珍贵来自其身的觉醒,老庄推崇自然之道,而儒家则通过人文化成来开发其理想,让天道在人身上显现出来。王教授期盼年轻的学员们要去找回几千年的人文理想,不要让自己迷失,更不要毁坏这几千年已建立起来的文明。儒学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
王教授提及自己的老师牟宗三先生时,回忆起老师当年近九十岁,身穿长袍,坐在讲堂前,案台上只有一杯茶,就可以开讲一、二个小时。牟先生学问境界之高,近九十仍未言退休,王教授自己谦虚的说自己学问远远不及老师,虽然现在七十岁了,更不敢说退休。很简单的几句话,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受老师的启发的感恩之情却都流露无遗,在台下听讲的学员也很感动,儒者的继承,也就是如此由一个人格的典范启发影响了下一代人,再有下一代再去启发与影响他们的下一代。
高柏园教授先设立了一个框架,说宇宙中的时间是一个历程,是不能定格的,所以需要一个空间来定位,有如《易经》中的爻,呈现出一个空间在各个时段的变化。仁心,是在当下呈现的,在空间中呈现出的是礼。而礼,又是一定会在时间的推进中改变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殷于因礼,所损益,可知也),所以继承儒学的人,一定要了解现代,才会懂得如何应用古代的智慧,应对当代的问题。高教授幽默的说,如果孔子仍生在现今时代,他一定很懂得用电脑,对今天的各种金融衍生商品也会学着去了解。
高教授说,我们要在时间中展开与实践儒学生命的学问,提醒我们在修德的过程中,思考深化之中的内涵。例如忠恕,在实践忠的过程中,知道道苦,所以才懂得恕,懂得包容他人。又如成人之美,要真能做到,前提是此人要先建立起自信,好学等等。
高教授最后引用了牟宗三先生的话,提醒大家,人不只活在人间,也活在宇宙,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志气,因为当今的人很多,人物却很少。高教授说,人要尽道,不要失格。
儒学的生命教育让人重新看到人类有希望,看到希望原来来自自己的一点仁心。
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
2011年东亚青年儒家论坛暨研习营--之一
晨读
论坛开始前我们做了一个晨读,先是《孟子》尽心篇的“茅塞其心”,用山径道路的行废来比喻人心的通塞,成亦容易,废亦容易。人做修养的功夫,就是要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为仁由己,实践仁德,完全在于自己,但为什么总是有障碍,总想放弃与逃避?反省后才觉察,自废其道是如此容易,自己行之发觉不容易,所以对别人无法做到时,要更宽容。不要让自己的心有堵塞。常有警惕心,不要把自己与动物不同的那一点点仁心给丢失了。
晨读的第二篇章句,是《孟子》离娄篇的正是“人禽之辩”。孟子提醒我们,“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人义也”,就是要洞悉人的本来面目,人有性情,明白人之常情,源自自己的性情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担当其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从心出发、自然而然的,而非强求自己去实践一种叫仁义的事业。若一切的承担不是来自己的心,过程一定会很苦,人本能与欲望的发弹就会让自己放弃修养仁德。
晨读的第三篇章句,是《论语》雍也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自己要去实践仁义,未能好之,行动力出不来。好之,真可以坚持行道,但面对考验,还可能动摇,唯有乐之者,才能与道合一,才能真正体会到学而篇中,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谛。
晨读的最后一篇章句,是《论语》述而篇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首先是个人不去修养自己,不去从事做人做事的学问,听到该做的事却站着不动,不准备去做,知道自己有不好的地方,没想改善,不求进步,这样做人有用吗?社会许多人都是如此,能不担忧吗?孔子的担忧,你我有吗?若没有,那不更会叫人担忧了吗?
儒学的当代性
儒家优良的传统需要传承,是因为之中有万古常新以及与时推移的成分,能帮助人面对当前的困境,作出适当回应。第一天的论坛,我们试图探讨了儒学如何应对全球宗教理论、现代台湾与环境伦理的问题。晚上的活动,“理性的守护者”的讨论会中,学员们针对当前大学的“通识教育”、社会中的“水浒世界”与理想的“人文世界”,以及“守护文化传统”与“守护理性”的困难提出自己的看法。
全球宗教理论
宗教之间产生冲突,造成了严重的分歧与纷争,东南亚一带的影响非常显著,穆斯林与基督教/天主教徒在印尼与马来西亚的互相恶斗,极端恐怖分子在新加坡可能造成的威胁,并非危言耸听,新加坡经历过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种族冲突,种族与宗教之间的仇恨是不能漠视的问题。
刘述先教授认为,上一代新儒家在1958年元旦签署《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是正当存亡继倾之际,故突出心性之学的道统,强调了吸纳西方科学、民主的必要。当今时代,吸收西方之长已是理所当然之事,西方知识份子也捐弃了以往傲慢的态度,学习尊重异文化,不再把西方的价值就当作普世价值。所以他认为,我们也无须强调儒家的正统意识,因为那同样是过时的东西。在多元架构的预设下,我们只需阐明儒家传统“内在超越”的方式,可以是一种合理的终极关怀。化解仇恨与解决问题前,对立的两方(或多方)需要对话,刘教授引用孔汉斯的话说,有三种策略是不能凑效的:一、固守壁垒;二、彻底消解;三、广大包容。中国文化的性质,广大包容,容纳百川,被否定为不可取,因为从自己的立场是包容,但从带有分歧与敌对立场的对方,会认为你是在歼灭自己的文化。这里产生了矛盾。接受多元,不就是一种广大包容吗?文化与思想经历交流后就会产生融汇贯通,这种情况西方文化也经历过,并不是中国文化的专利。文化分裂如此严峻,连包容性也有所谓的到底是你包容了我,显示了你比我崇高,或者是我包容了你,显示我比你更有胸襟。
孔汉斯认为,宗教对话的最佳策略是由自我批评开始。这与儒家的“反求诸己”有共通之处,与对方相处出现问题,我们总要先检讨自己,反省自己是否有做不对的的地方,是否能加以改善,真要改变与人的关系,也只有从改变自己开始,要让对方改变,只能感动对方,让他们自发的做出改变。
刘教授在“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缘起与概况”的文章中提到,1989年在巴黎的“世界宗教与人权”研讨会,世界各宗教都有参与,独缺儒家。那儒家是不是宗教?儒家是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宗教,有一系统的人生观、宇宙观。我想继承儒家传统的有志之士,应该可以朝此方向努力,如佛教学院那样的认真研究,讲儒家学说更系统化,自成一格,也与其他宗教对话,应对到当今的宗教课题,化解对立与冲突,为人类世界贡献一份力。
现代台湾问题
我跟一名台湾的学员说,我对台湾的民生与政治课题,都是通过当地一个政治反串娱乐节目,全民最大党(王伟忠制作,前身是“2100全民乱讲”和“全民大闷锅”)。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我可以很轻松去看待台湾种种问题,但在自己的国家,现代化问题也同样在搬演着,经济腾飞所形成的M型社会的贫富悬殊,丧失传统价值观的失魂一代的伦理问题,民主制度一人一票在人民素养未能提升的环境下只能是为自己争取最高利益的很小很小的资本,五年才能动用一次。
儒学能应对这些社会与文化问题吗?它会沦为政治家们的一个工具,期盼它能助于建立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然后再由一些不懂儒学却坚信它是政府愚民政策的罪魁祸首然后必定要打倒的象征吗?
当同学问黄俊杰教授既然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那为什么还要维护它呢?黄教授答,民主是用数人头来取代杀人头的制度。是呀,人类必须从野蛮走出,制度是人定的,唯有提高选民人文素质,提高人民领袖的素质,人类的将来才会有真正的幸福。领袖没有好的素质,如何带领人民面走出艰难的困境,如何通过教化来提升人民的整体素质?人民没有素质与眼光,又怎么能在芸芸众生中选择能带领他们的领袖?
环境伦理的问题
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是值得关心人类未来的儒家们深思的。儒学可以对生物中心主义者、生态中心主义者、永续发展主义者等说什么?从人伦关怀、道义的承担,到对天地万物应有的关怀,天道需要万物共成之,儒家于是强调寡欲,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但现代人以经济发展为唯一,更不断在刺激消费,消耗地球资源,要人约束欲望、不求利,并且还有永远如此坚持下去,很难。或许只有在世界不断发生灾难时,人的良知被唤起,才能让人类在伤痛中,再升起一线的生机。
“理性的守护者”
晚上的“理性的守护者”的讨论会中探讨的三个课题:“通识教育”(文化教养课程)、社会中的“水浒世界”与理想的“人文世界”,还有守护文化、守护理性,其实是根据牟宗三先生曾写过文章引开来的。我没有读过牟先生的这些文章,就算有,也无法在极短的时间里面,去厘清课题,清晰有系统的表达问题的重点与自己看法。原来自己平时如此懒于思考。想要当一个“理性的守护者”,必然需要多经历这样的锻炼与学习,要传承儒家优良的传统,要常思考当代所人面的种种问题,认真读书并从之确认当中能应对当今困境的道理。书不记,熟读可记,自勉之。
2011年3月27日星期日
怀念黎斯华导师,感恩黎斯华导师
我在喜耀的学习,可以说是霍师先一个棒喝敲醒了我,然后是经过了黎导师好一段时间的教导,才让我那封闭已久的性情、扭曲萎缩的生命慢慢展开。是她介绍我认识了霍师的老师,唐君毅先生。在黎导师“唐”学入门课,我学习思考,学习关心身边的人,学习与人相处,也学习感受自己和别人的心。黎导师常会用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例子帮助我们思考,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她讲“说唯一之自己”(《人生之体验》页59),这段文章涉及很深的哲学,不容易明白,但她却用了很生活化的例子,要我们思考与反省,让我们看到自己对家人的责任感,还有我们工作的价值,看到我们自己的心,其实很想去圆满的完成我们的责任,而且我们的工作与行动,是任何人也不能取代的,我们体会到自己生命的价值。隔天她还是讲同样一篇“说唯一之自己”,但这次她带我们静坐,到宇宙之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渺小到什么都不是,过后她告诉我们,当下次我们跟人理直气壮的讲话时,在要说出“我,怎样怎样”时,要记得静坐时的感受。我学会了谦卑。
有一段时间,我感觉到成长的压力,很多道理我明白了,但我总是做不到。那时我去上了她一门“性情文学”课,她正在说庄子《逍遥游》大鹏鸟的寓言,我的心顿时豁然开朗。此后,我在面对现实遇到挫折时,懂得通过文学来化解自己心中的情绪。
我过去不喜欢历史,觉得历史事件很枯燥,但上了黎导师的历史课,发现那是一种生命与性情的体验。我们读《中国近代史》,她用很浅白的文字,讲述历史人物时,竟能让我超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精神面貌,感受他们当是面对难关却勇敢承担的性情。我们在黎导师的文章,“生命要有信念”看到她形容霍师是“书里的人”,是的,黎导师让我也看到,历史书里面的人,都是有血有泪,有情有义的人。
记得一次学会的同学们因一些会务安排,有许多纷争和怨言,黎导师知道了,召集了同学,跟我们说话,但没有提到任何事件。她问同学,霍师最希望同学们来到学会时,有怎么样表现,同学提出了一些大家应抱有的态度,但出乎意料的,她却说,霍师最希望同学来到这里是开开心心的。至此以后,我来到学会,都感到很开心。有时候我在面对事务或同学时感到不开心,我总会反省自己,然后发现是自己的精神堕落了,跟其他的人与事是无关的。
黎导师的精神让许多同学都很感动。她生病时还是挂念着学会的发展和同学们的成长。记得一次她病得很重,但还是过来新加坡,给我们上课。当时她带着帽子,围着披肩,仍是很有精神的走入大堂,她讲了有一个小时,我们看到她已很疲倦,但当她提到外面的人对霍师所散播的那些毁誉的流言,却又是义愤填膺的为霍师辩护,她给大家最后的印象,就是最后一口气都在保护霍师,保护中国文化。
黎导师走了,我们对她的逝世感到万分的悲痛,我们失去了一个这么好的导师,但我们将永远记住黎导师给我们的教导,只有更努力的学习,才不辜负她一番心血。
在这里我借用季札在儿子的葬礼说的话,作为对黎导师的祝愿:“骨肉归附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
• 黎斯华导师:“读书人的精神的强度,相信纵使死了,我们的精神都会继续这未竟的心愿“(载于『生命要有信念』《超越死亡》),黎导师的心,黎导师的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2011年3月20日星期日
孔子是生命成长的典范
《霍韬晦讲论语》(pgs 80-88, 107)
霍韬晦教授认为孔子最难能可贵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生命成长的学问不是虚说,而是真真实实的,他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是生命成长的典范。二是孔子对‘仁’的发现,这是对生命最深的醒觉,霍教授形容这发现为“惊天动地,开显了生命的秘密” 。
本文根据孔子晚年回顾与总结自己人生的一段话,“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探讨孔子对生命成长之道的见证。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自己好古,敏以求之 。他热爱传统文化,希望重建周礼,重新建立秩序,拨乱反正。孔子自幼就立志学习,勤快用功,动力来自他对理想的追求。人要立志,人生才有方向,不会迷失。现代人学习没有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要如此辛苦、如此勤奋,为了一张文凭吗?为了找工作吗?往往得到了一点外在的成绩与拥有,就停止学习,等到有一天无法面对生命的难关时,才发现自己学习不够,为时已晚。现代人也为了竞争与生存的压力而实行所谓的终身学习,但觉得学习是外来的要求,苦不堪言,根本没有孔子描述的学而时习之的喜乐 。
孔子好学,他学什么?
他学的不单只是知识和技艺,不只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仅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专科”,学,其实是成长,是锻炼 。人在世间,不仅需要知识、技能与技艺,还需要和别人在一起,所以做人的分寸的拿捏很重要。除了自己成长,还可以进一步也帮助别人进步,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就不能停留在概念中,而是需要在实践中看到道理的普遍性,人人都可以向善,人人都可以成长。
孔子学习的态度是主动和谦虚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生活就是在学习,人若能善于学习,何处没有老师?
孔子教学生时,若他们举一不能反三,则不复 ,学习需要会通、感受、推理、发掘问题。学生向他请教,他总是扣其两端而竭焉 ,没有先设,探求叩问,穷追究底,使发问者自悟。这都是学习的过程。
学习让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所以孔子一直进步,不断有突破。所以人要能成长,要能做事,懂得做人,一定要立志,然后学习,才能有成果,才能“立”。心有所欲往,人才能常往此目标趋前赴往,才能学而不厌 ,动力源源不绝。
三十而立
人能立足于这社会,不仅因为有份职业,更重要的是这“立”是有人格意义的: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你的为人有信心。孔子说,人要立于礼 ,就是做个有规矩,有修养,尊重别人,说话和进退有法度的人。孔子三十岁已开设了学校,教授学生礼乐,许多人慕名前来,此时的孔子,已建立了自己人生的基础,志有所得、心有所守。
孔子推崇的礼乐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仁而知礼 ,我们内心深处有这样的自我要求,这就是孔子的发现,人有仁,有性情。孔子的立足点不是靠外在的支持,而是因为人而仁才立。外面的物质,人在社会的地位名誉不是人生在世的立足点,否则一旦失去,人将就此倒下,立不起来。人要自觉自己是一个人,是一个有性情的人,做事有原则,做人有道德,才能真正的立足于社会,立足于天地之间。
四十而不惑
孔子到了四十岁,对生命之追求理想再无怀疑,对于文化修养、道德人格之建立再不动摇。人事有异同,有逆顺,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若所立之志气不稳,容易疑惑。自己明白的道理若不能在现实中实行,那它还是道理吗?但孔子通过他的生命成长过程,给了我们信心,一切的言论事变,经过了深其究竟,相互汇通后,人能更清楚,更坚定自己做人的信念。
五十而知天命
但现实毕竟仍有局限,人生总有不圆满。人知道理、知道如何让这个社会恢复秩序,但不一定能如意让所有人也能跟上来,孔子五十一岁出仕,但不能施展他的理想,堕三都的失败,之后在朝中受到了冷落。对此孔子无怨,欣然接受。
但孔子的知命不是宿命论,他对自己理想的推行是自信坚贞的,此时他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行程,受困于匡,他坚信“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他相信自己是周文王所创造的优良文化的继承人,有任务再将此文化传扬开去,这是上天给他的使命。他途经宋国商丘,遇到想伤害自己的桓魋,但孔子自信的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上天既然给了自己这样重大的使命,桓魋是不能伤害自己的,这里看到孔子正气凛然,完全置生死于度外,信念之强,让人感动。
虽然他非常努力,但没有君王愿意用他,人不能知,孔子没有怨天忧人,“知我者其天乎!” ,与天相通,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孔子到了六十岁,已到达了一种超脱的精神再回到人间。这时他已经历了在陈蔡之间绝粮,遇见许多隐士,对于别人的种种批评、种种是非,他都不计较,看到各有所是,个表一理,没有矛盾,都可兼并收容。孔子已到达了一个会通各道理的境界,可以与任何不同层次、不同思想的人相处。一切的话听入与耳,不再感到与自己,与自己明白的道有任何不顺的地方,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解析为是孔子在知命之上更上一层楼,能明己,又能明人,明所以是,亦明所以非,都见天命 。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辗转回到了鲁国后,到了七十岁,孔子已没有任何局限,生命完全开放,个人与天地之变化相通,无一不合理,无一不自由。
孔子是成长的典范
孔子的生命是一层层的突破,他的内涵修养越来越充实,他的学问是与他的生命融合一体的。从他面对现实的挑战中我们看到他教导学生的,和他生命中表现的,都是一贯的,证明他的学问非虚设,而是真真实实的。
人能成长,是从前人传下的文化中获得了自己对生命成长的启发,并发现通过自己的实践可以超越现实,发现前人的信念是真实的。然后,人就会很自然的去爱护这个文化,去守护这个文化,然后尽一切力量,去将成长的信息转播到所有角落去。孔子的一生,就是我们的榜样。他的成长,是了人类做人的典范。
2011年2月27日星期日
孔子的伟大在哪里?--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人类对光有普遍性的追求与向往。宋明时代,儒学再次复兴,重新走上正统地位,当时流传了这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此话见于朱熹语录《朱子语类》卷93,但非朱熹所作,而是悬于民间邮亭上无名氏的赞词)。基督教《圣经》中创世纪里描述上帝用了七天创造天地万物,第一天的第一个创造就是光。希腊神话说普罗米斯修从宙斯(天神)那里偷取了代表光明的火。而作为“轴心时代”最为古老的文明缔造者之一的佛陀,也提出人类无法如实、无法开悟,无法去除自己的障蔽是因为人类的无明。人生不能在黑暗中行走,看不到道路,没有方向,所以,我们都期待能找到光明,看到光明。
要了解一个文化,我们必须回到这文化的源头。西方文化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为代表的思想与哲学,他开启的是一条理性之路。当时他探讨的是道德问题、政治问题,从思辨的进路去探讨人类要如何自处和与人相处。西方文化后来走了很长的一段路,逻辑理性、知识理性和科学理性渐渐变成工具理性,之前深思过对人类终极关怀的课题,在凡事都讲究效益的功利主义的环境下变成无益、没有价值了。
佛陀代表了印度文化高度的成就,他们开启的是一条解脱的道路,“从现实世界、现实生命超拔出来的精神境界。解脱是一种精神的自由”。而耶稣开启的是信仰之路,“唯有明白信仰的意义,才能亲近上帝”,让人的生命得以安顿。
孔子开出的是生命成长之路,“他强调生命质素的整体提升,而不只是建立道德人格”。一个人能立足社会,除了道德人格,洞察事故与人情,应用知识与技巧还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不仅仅是物质层次、社会层次,还需要有精神层次。人要懂得和别人相处,和自己相处,和自然相处,还要有一种类似宗教的情怀,一种历史的使命,这才是生命质素整体的提升。
孔子发现的光明,是人的性情。性情是生命成长之根,是人类建立文化理想之本。孔子揭示了人有这一道不灭的光,所以我们不会面对浊世而沮丧、面对可怕的人性而绝望,希望永远存于人间,我们永远自由的在开拓生命的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