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星期六

2011年东亚青年儒家论坛暨研习营 ——之二:儒学的经典与生命教育

  第二天课程的形式与第一天相似,有幸听到王邦雄教授和高柏园教授的课,他们讲孔孟之道,讲生命教育,完全不需讲稿,信手拈来,随心所欲,非常精彩。

  王邦雄教授说西方儒学学者认为孔孟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是道,但新儒家(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则认为道只是方向义,孔孟思想中更为重要的是仁,而仁是一切价值的根本。他说,人需要追求一种合理性,为过去与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有现象做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这路将走不下去。人要自己走在正道上,坚信这当中是有它的道理的,并进一步通透万物之理,接得上天理,这样人心才能安顿。人性的珍贵来自其身的觉醒,老庄推崇自然之道,而儒家则通过人文化成来开发其理想,让天道在人身上显现出来。王教授期盼年轻的学员们要去找回几千年的人文理想,不要让自己迷失,更不要毁坏这几千年已建立起来的文明。儒学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实践出来的。

  王教授提及自己的老师牟宗三先生时,回忆起老师当年近九十岁,身穿长袍,坐在讲堂前,案台上只有一杯茶,就可以开讲一、二个小时。牟先生学问境界之高,近九十仍未言退休,王教授自己谦虚的说自己学问远远不及老师,虽然现在七十岁了,更不敢说退休。很简单的几句话,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受老师的启发的感恩之情却都流露无遗,在台下听讲的学员也很感动,儒者的继承,也就是如此由一个人格的典范启发影响了下一代人,再有下一代再去启发与影响他们的下一代。

  高柏园教授先设立了一个框架,说宇宙中的时间是一个历程,是不能定格的,所以需要一个空间来定位,有如《易经》中的爻,呈现出一个空间在各个时段的变化。仁心,是在当下呈现的,在空间中呈现出的是礼。而礼,又是一定会在时间的推进中改变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殷于因礼,所损益,可知也),所以继承儒学的人,一定要了解现代,才会懂得如何应用古代的智慧,应对当代的问题。高教授幽默的说,如果孔子仍生在现今时代,他一定很懂得用电脑,对今天的各种金融衍生商品也会学着去了解。

  高教授说,我们要在时间中展开与实践儒学生命的学问,提醒我们在修德的过程中,思考深化之中的内涵。例如忠恕,在实践忠的过程中,知道道苦,所以才懂得恕,懂得包容他人。又如成人之美,要真能做到,前提是此人要先建立起自信,好学等等。

  高教授最后引用了牟宗三先生的话,提醒大家,人不只活在人间,也活在宇宙,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志气,因为当今的人很多,人物却很少。高教授说,人要尽道,不要失格。

  儒学的生命教育让人重新看到人类有希望,看到希望原来来自自己的一点仁心。

没有评论: